網路訊息這樣說:天氣熱擔心中暑,大家總是叮嚀彼此「要多喝水喔」!但是怎麼喝水才正確呢?網路流傳一張照片,滿滿都是文字,微醺梅酒幫各位節錄一下:「我很愛喝水,以前都是大口大口的喝,我猛灌水還是中暑了,灌了很多水,可是還是很渴。一位姐姐(榮總的護理長)給我一根吸管,要我用吸管慢慢喝,他說大口喝水就像天下暴雨,對腎臟傷害最大。若是用吸管慢慢喝水,如同天降甘露,體內器官在小水滴經過時,就會被滋潤吸收,留到腎臟的水很就很少,就不會造成腎臟的傷害。她說人體生病時,身體需要補充大量水分,但不是大口喝水就可以解決的,所以醫師會用打點滴的方式補充水分,他們發現病患自己用吸管喝水比打點滴有效,而且無副作用。」這說法到底正不正確呢?

破解關鍵點:用吸管慢慢喝水,就不會造成腎臟的傷害,還可以解渴?

謠言訊息的主角是否真有其人,查證難度很高,也不是此篇訊息的重點,所以我們就針對「用吸管慢慢喝水,就不會造成腎臟的傷害」的說法進行討論。這說法有對,也有錯。其實不一定需要使用吸管喝水,而小口喝水的目的不在於避免造成腎臟傷害,而是可以有效解渴,接下來我們好好的解釋一下吧!

小口喝,慢慢喝,才解渴

其實「小口喝水」的觀念已經有蠻多媒體報導(康健雜誌良醫健康網)和專業醫師建議,網路訊息說「用吸管喝水」只是方法之一,但不用堅持一定要用吸管,只要慢慢喝、小口喝水就可以了,就像進食也要細嚼慢嚥一樣。

大口喝水容易因為灌入太多空氣而脹氣,小口、少量(約200~300cc)、多次的喝水比較不會有脹氣困擾,水分慢慢進入體內,除了緩解身體水分不足的感覺,讓口腔黏膜獲得水分的滋潤,也可以獲得比較好的吸收、促進新陳代謝;若是一次大口喝下太多的水分(約500cc以上),腎臟就會接收到大量水份的訊號,進而加快排尿的速度,反而體內水分容易流失。

然而喝水和進食一樣,身體需要多少,就補充多少,並不是水喝越多越好!水分攝取過多,可能會造成鈉離子、鉀離子大量流失,也就是電解質不平衡;如果體內水分過多,稀釋了鈉的濃度,更嚴重一點可能會引發「急性低血鈉」,也就是「水中毒」,頭昏、頭痛、嘔吐或是癲癇發作、意識不清都是水中毒的症狀,也可能因此死亡。

總而言之,水分補充太少或太多都不好,而最佳的喝水方法是「小口喝、慢慢喝、多次喝」就對了。

喝水和打點滴的差別在哪裡

關於打點滴的迷思,蘭姆酒吐司在「被神話的點滴!點滴不能退燒、不能解酒也不能補充營養!」這篇破解文裡面解釋的相當清楚,其實點滴的成分主要就是水、電解質和葡萄糖,沒有什麼太神奇的東西,和運動飲料的成分沒有差別太大,當以下四種狀況出現時才是點滴應該登場的時候:

1.暫時無法進食或不宜進食,例如腸胃道出血、腸胃道阻塞、剛做完手術後。必須經由點滴注射藥物,例如抗生素、化學治療藥物。

2.治療脫水狀態,例如急性腸胃炎導致上吐下瀉、或因腸病毒感染而無法進食。

3.電解質不平衡或極度低血糖,需要快速改善。

4.需要急救時,例如昏迷與休克。

如果不是上述任何一種狀況或是沒有醫師建議,其實是不需要打點滴的,能自己喝水為身體解渴才是最優的呀!

被神話的點滴! 點滴不能退燒 、不能解酒也不能補充營養!

網傳: 吳氏計算血壓 才是正常血壓,血壓高也別怕!這謠言比高血壓還可怕!

勞工朋友的提神聖品 不能隨便買?在這幾個地方購買、販售才合法!